鐘寰平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一份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核心,著力構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政策制度體系,推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的重要文件。它明確了加快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工作原則、戰略取向和主要目標,對今后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而且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關鍵路徑,是從源頭上推動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將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內在動力。
生態產品一直存在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突出問題,此時出臺《意見》,無疑抓住了解決問題的“牛鼻子”。《意見》針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不同路徑、不同類型生態產品商品屬性等,提出要探索構建行政區域單元生態產品總值和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探索建立體現市場供需關系的生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制定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規范,推進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化,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在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經營開發融資、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等方面的應用,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能力明顯增強。
事實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就是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通過精準對接、滿足人民差異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帶動廣大農村地區發揮生態優勢就地就近致富、形成良性發展機制,塑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來說,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利益導向機制,體現生態有價,可以倒逼、引導形成以綠色為底色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提升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
為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有效轉化,《意見》強調,要注重發揮政府在制度設計、經濟補償、績效考核和營造社會氛圍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同時,對政府在這方面的履職情況要進行評價考核。《意見》提出,探索將生態產品總值指標納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推動落實在以提供生態產品為主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取消經濟發展類指標考核,重點考核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環境質量提升、生態保護成效等方面指標;適時對其他主體功能區實行經濟發展和生態產品價值“雙考核”。推動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作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對任期內造成生態產品總值嚴重下降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有關黨政領導干部責任。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構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政策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目前積累的經驗不多,還需要大膽創新探索。《意見》強調,開展政策制度創新試驗,允許試錯、及時糾錯、寬容失敗。這為各地大膽創新轉化路徑甩掉思想包袱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保護各地改革創新的積極性,有利于破解現行制度框架體系下深層次瓶頸制約,推動改革取得實效。
目標明確、措施具體,關鍵在于落實。我們要以《意見》為抓手,以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加快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切實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來源:中國環境報)
????????????????????????????????????????????